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以皮肤黏膜疣状增生性病变为主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少数情况下也可通过间接接触污染物传播,其发病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感染。
尖锐湿疣多发生于性活跃的青、中年人群,外生殖器和肛门周围是常见发病部位。病变初期,患处会出现淡红色小丘疹,质地柔软,顶端尖锐,数量较少。随着病情发展,丘疹会逐渐增多、增大,形态也变得多样,可呈乳头状、菜花状、鸡冠状等。这些疣体表面凹凸不平,容易发生糜烂、渗液,还可能因搔抓等原因继发细菌感染,出现恶臭。在女性患者中,尖锐湿疣还可能出现在阴道、宫颈等部位,不易察觉,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与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相关。从发病机制来看,当人体皮肤黏膜接触到HPV后,病毒会通过微小破损处侵入上皮细胞,并在其中潜伏。在机体免疫力正常时,病毒可能处于休眠状态,不引起明显症状。但当免疫力下降,如因长期熬夜、过度劳累、患有其他疾病等因素,病毒会被激活,大量复制,刺激上皮细胞异常增生,从而形成肉眼可见的尖锐湿疣。部分低危型HPV引起的尖锐湿疣,即使不经过特殊治疗,在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下,也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后自行消退。然而,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导致的尖锐湿疣,若不及时干预,病情容易反复,且存在恶变风险。一旦发现外生殖器、肛门周围等部位出现异常增生物,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或性病科就诊。主动向医生详细描述增生物出现的时间、发展变化情况,以及自身是否存在不洁性行为史、性伴侣健康状况等信息,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醋酸白试验、HPV核酸检测等相关检查,以便明确诊断。
尖锐湿疣患者的注意事项
1、防止传播:尖锐湿疣传染性强,患者在治疗期间应严格禁止性生活,避免将病毒传染给性伴侣。个人使用的毛巾、浴巾、内裤等私人物品要单独清洗,并定期进行煮沸消毒或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不与他人共用,防止间接传播。若性伴侣出现疑似症状,应劝导其及时就医检查,双方同时接受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2、规范治疗: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治疗,无论是采用物理治疗去除疣体,还是使用药物治疗,都要坚持完成整个疗程。治疗后,注意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沾水,防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