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苷磷酸化酶(Nucleoside Phosphorylase,NPase )是能将核苷分解成含有戊糖和碱基的磷酸酯的一类酶。它分布广泛,主要存在于动植物的器官和微生物里,它还能用于催化胞内的核苷代谢途径中的补救途径里核糖及脱氧核糖的磷酸化,这种磷酸化反应不仅是可逆的,而且还产生核糖-1- 磷酸或脱氧核糖-1-磷酸。 NPase主要根据作用的底物不同而被分类为嘌呤核苷磷酸化酶(E.C.2.4.2.1,Purine nucleoside phosphorylase,PNPase )和嘧啶核苷磷酸化酶 (E.C.2.4.2.2,Pyrimidine nucleoside phosphorylase,PyNPase ),
其中PyNPase又包含有胸苷磷酸化酶(E.C.2.4.2.4,Thymidine phosphorylase, Tpase )和尿苷磷酸化酶(E.C.2.4.2.3,Uridine phosphorylase,UPase),它们的反应底物特异性如下: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urine nucleoside phosphorylase,PNP或PNPase)
PNPase在无机正磷酸盐盐( Pi)以反应底物存在的情况下,可以将核糖核酸或脱氧核糖核苷的糖苷键裂解的反应进行催化,该反应可产生嘌呤碱基和核糖( 脱氧核糖)-1-磷酸。对于天然底物,PNPase催化的磷酸化反应是可逆的,该反应的反应式如下:
β- 嘌呤核苷 + Pi 嘌呤碱基 + α- D-戊糖-1-磷酸
在体外反应时,若加入另外一种嘌呤碱基或其类似物,可以合成新的嘌呤核苷或类似物,现已广泛用于微生物酶法生产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如阿糖腺苷、利巴韦林等。嘌呤核苷磷酸化酶可以代谢腺苷到腺嘌呤,肌苷到次黄嘌呤,鸟苷到鸟嘌呤。 需要注意的是,PNPase这一简称还被用于另一个不相关的酶,多核苷酸磷酸化酶(PolynucleotidePhosphorylase)。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缺陷型病患会有免疫缺陷,而只有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和B细胞不受此缺陷影响。